b言b语
x1444意识到现实世界真的有层像修仙小说里描述的屏障阻隔下层修士:现金 500 万人民币后每年无风险利息至少 10 万,能在字面意思躺平下自持生活;但与此同时年收入 10 万却只够生活,留出 20% 的储蓄都很难。投资也是一样,只谈收益率不谈基数对于改善生活几乎没有现实意义,更别提试图籍此晋升中层修士了。
所以:从个体角度来讲,要努力快速完成原始积累,存到一笔有意义数量级的钱,完成自持,时间越长每年生活成本产生的损耗越大。另一方面要做好风险防控和隔离,绝不能让自己滑落到比当下更差的境地,这个修仙游戏更残酷的表述是「越有钱越容易,越没钱越难」。
但从社会角度来说,这套游戏机制当真没有优化空间吗?以前我对于全民发钱这种论调带有一种朴素的质疑,但仔细思考下这可能确实是降低早期难度的一种方式,比如说如果发一笔让所有人都能自持生活下去的钱,每个灵长类同类都能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天赋和好奇心,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不是都有远超现在的可能性获得爆发进步?也许这是我对当下科技进步最好的期盼了。
现在很多 b 站用户喜欢崇拜符号
能不能做个支持 cmd + F 的眼镜啊
如今回头看,24 年前专注于新一轮 AI 的优质自媒体是严重供不应求的
「找到一个不被先进模型迭代就瞬间颠覆业务的模式,而是做随着模型迭代越来越具有商业价值的赛道」应该是 AI 创业的共识了。想了一下,似乎也并没有想象那么难:因为只要模型不能直接从用户产生需求的地方获得输入,并输出用户期待的产物/结果,那就说明一定存在中间环节,而中间环节就一定存在机会,并且环节越复杂、越多,机会就越大。
举个例子,cursor 常被作为「模型越先进,我越有商业价值」的案例,因为用户的需求是实现某个功能的软件,而期待的产物是网站/App。这是一个巨长无比的链条:中间从 UI 到代码运行环境到测试修改到部署/上架,太多步骤环节、工作流和工具了。如果哪天模型先进到能够端到端(用户需求文字到 App)地解决了「开发程序要解决的问题」,也就是消灭了代码本身存在的意义,那 AI coding 自然也变成了被颠覆的业务模式。
归根到底,大家都是在看模型短期内不能端到端解决什么:不能干预物理世界、不能解决长周期长链条的较复杂问题、甚至不能帮你解决考公考研时,把海马体拍的精修一寸照转换为网站要求的「512px 宽、30k 以下的 jpg 文件」。那这些中间环节的另一面当然就是机会啦。
让 js 引擎运行速度降低一千万倍,为每种 token 关键词都设定一个音符,这样每个代码文件在运行时就都成为了音乐
那些遥远的地名好像不再吸引我了 : (
听到了一首歌《on a slow boat to china》,没出过国,很能代入美国人对地球另一半的幻想,路上的期待难熬和无聊不知道哪些更多,很适合作为时下中美互相加了 100%+ 关税的背景音乐
确定性的回款比利润重要
智能家居 mcp 化,模型部署到 nas 上,真·管家 AI?